一、课程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授课对象是该专业一年级学生。由于该课程具有浓厚的文学文化气息,所以课程又作为通识课程对英语教育、数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所有学生开放。本课程4学分,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4学时,线上教学40学时;线上学习占总学时的62.5%。
2019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获批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在线开放精品课建设项目,2022年6月通过评审,顺利结项。本课程于2022年3月在智慧职教MOOC平台上线。目前,在线开放课程已完整运行5学期,在智慧职教MOOC平台运行1学期。
二、课程团队
本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团队共有褚自刚、袁洁、唐明明、孙青、程艳芬、刘朋娜、郑庆、王磊8位教师。8位教师中有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团队教师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五年来,团队教师共编著教材1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导读》已完成全部书稿,正在编校出版中),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市级调研课题20余项。荣获调研课题特等奖1项,一、二、三等奖多项,荣获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团队主持人还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盟员”“开封市优秀青年社科学术骨干”“开封市优秀社科普及志愿者”“校优秀教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三、教学理念与目标
中国现代文学是语文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承“中国古代文学”,下接“中国当代文学”,主要讲授从1917~1949年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变革、转型、发展的30余年的文学进程。本课程既强调史的脉络,更凸显文学质地,吸收学界前沿成果,通过个性化分析讲述和体验式阅读讨论引领学生进入瑰丽神奇的现代文学世界。
本课程以向学生传授现代文学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解读评价文学文本能力为关键,以养成学生健康人格和高尚师德为旨归,致力于通过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濡染熏陶和现代杰出作家精神的感召启发,为社会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从而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积极贡献。
四、课程设计与实施
课程团队牢牢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始终贯彻学生中心教学原则,将思想性、文学性、审美性、创新性融入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感知现代文学发展之真、领略现代大师人格之善、欣赏现代文学作品之美、体验现代文学课堂之乐。
本课程内容丰富,具体包括:现代文学导言、文学思潮与运动、经典作家作品分析等内容。在选择录制内容时,课程团队既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突出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力求做到文学课程结构体例完整、文学历史逻辑线索明晰、经典作品解读准确透彻且寓教于乐。
课程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既有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又有翻转课堂、故事会、课本剧、诗朗诵等实践环节,还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与尝试。课前,在慕课平台、学习通及微信群发布学习资料与任务,引导学生自学,总结出学生的共性问题。课中,根据共性问题来规划授课重难点与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给出开放性的话题讨论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式学习。课后,通过拓展学习资源、设计实践作业等,完成进一步的课堂延伸。通过在线讨论、随堂讨论和小组讨论,完成混合式教学的闭环。这些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了学知识、增阅历、练能力、养性情、育人格的有效学习平台。
五、特色创新与改革成效
本课程的特色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课程设计创新——打破传统的文学史线性结构模式,从作品赏析和作家解读入手,建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具体包括:认识现代文学、走近文学大师、现代小说赏析、现代诗歌赏析、现代散文赏析等。课程设计新颖活泼,模块化内容易教、易学。
教学方法创新——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使传统讲授模式、MOOC与故事会、诗朗诵、课本剧排演等实践环节相结合,切实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结果有反馈。”
融入课程思政——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团队教师既注重对现代文学经典文本历史还原式细读,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形象思维、文学审美素养;更着意探究现代文学文本与作家人格气质及时代变革思潮的深层关联,用心彰显现代文学大师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浓郁的家国情怀,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之中,使课程思政元素与文学课程内容水乳交融,春风化雨般地渗入学生心田,涵养学生健康高尚人格。
课程团队经过三年的奋力拼搏、锐意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平均每学期选课学生近千人,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成效。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教学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团队成员将高标准、严要求,提升自身学养,涵养高尚师德,然后以文化人、以学塑人、以美育人、以德润人、以智启人,打造魅力高效现代文学课堂,为培育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倾心奉献。